当今世界 ,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 ,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 、高精 、高效 、高自动化先进机床 ,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 ,欧 、美 、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 ,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 ,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 ,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 ,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 、争夺用户 、扩大市场的焦点 。中国加入WTO后 ,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 ,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 、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 ,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 数控机床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1948年美国空军部门为制造飞机杂零件 ,提供设备研经费 ,由G&L公司与MIT合作研究四年 ,於1952年试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铣床 ,立即生产100台交付军工使用 。在成果上显示了它是社会需求 、科技水平 、人员素质三者的结晶 ;在技术上则显示出机电一体化机床在控制方面的巨大创新 。 数控机床的技术特点 数控机床具有以下三大突出的特点 : 利用二进制数学方式输入 ,加工过程可任意编程 ,主轴及进给速度可按加工工艺需要变化 ,且能实现多座标联动 ,易加工杂曲面 。对於加工对象具有“易变 、多变 、善变”的特点 ,换批调整方便 ,可实现杂件多品种中小批柔性生产 ,适应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但价格较昂贵 ,需要正确分析其使用的经济合理性 ; 利用硬件和软件相组合 ,能实现信息反馈 、补偿 、自动加减速等功能 ,可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效率 、自动化程度 ; 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机电一体化机床,充分发挥了微电子 、计算机技术特有的优点 ,易於实现信息化 、智能化 、网络化 ,可较易地组成各种先进制造系统 ,如FMS 、FTL 、FA ,甚至将来的CIMS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的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 数控机床发展的条件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点与发展条件 ,人们掌握後才能加速其发展 。数控机床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 : 它是机 、电 、液 、气 、光多学科各种高科技的综合性组合 ,特别是以电子 、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为基石 ,必须具有巩固的技术基础 ,互相配套 ,缺一不可 。如不齐备 ,则数控机床难以顺利发展 ; 数控机床是由主机 、各种元部件(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还需先进的自动化刀具配合 ,才能实现加工 ,各个环节在技术上 、质量上必须切实过关 ,确保工作可靠 、稳定,才能保数控机床工作的精度 、效率和自动化 ,否则 ,难以在生产实际中使用 ; 它是社会需求 、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三者的结合 ,缺一不成 。如果人员素质差 、科技水平达不到 ,则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需要各种精通业务的专家 、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互相配合 ,共同完成 。否则 ,数控机床难以顺利发展 。 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数控机床的主要经验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 ,随科技 、特别是微电子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美 、德 、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 、设计 、制造和使用上 ,技术最先进 、经验最多的国家 。因其社会条件不同 ,各有特点 。 美国的特点是 ,政府重视机床工业 ,美国国防部等部门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 、科研任务和提供充足的经费 ,且网罗世界人才 ,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 ,注重基础科研 。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 ,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 、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 、70年代初研制成FMS 、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 。由於美国首先结合汽车 、轴承生产需求 ,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 ,而且电子 、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 ,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 、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 ,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 ,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 。当今美国不仅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 ,也为中小企业生产廉价实用的数控机床(如Haas 、Fadal公司等) 。其存在的教训是 ,偏重於基础科研 ,忽视应用技术 ,且在上世纪80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 ,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 ,於1982年被後进的日本超过 ,并大量进口 。从90年代起 ,纠正过去偏向 ,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 。 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多方面大力扶植 。特别讲究“实际”与“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 ,师徒相传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在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於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後 ,一直坚持实事求是 ,讲求科学精神 ,不断稳步前进 。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 。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 ,对用户产品 、加工工艺 、机床布局结构 、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质量上精益求精 。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 、先进实用 、货真价实 ,出口遍及世界 。尤其是大型 、重型 、精密数控机床 。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 ,其机 、电 、液 、气 、光 、刀具 、测量 、数控系统 、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 、性能上居世界前列 。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和Heidenhain公司之精密光栅 ,均为世界闻名 ,竞相采用 。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 ,通过规划 、法规(如“机振法” 、“机电法” 、“机信法”等)引导发展 。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 ,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 ,甚至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日本也和美 、德两国相似 ,充分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 ,继而全力发展中小批柔性生产自动化的数控机床 。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後 ,1978年产量(7,342台)超过美国(5,688台) ,至今产量 、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 ,出口27,409台 ,占59%) 。战略上先仿後创 ,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 ,大量出口 ,占去世界广大市场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一步加强科研 ,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 。在策略上 ,首先通过学习美国全面质量管理(TQC) ,变为职工自觉群体活动 ,保产品质量 。进而加速发展电子 、计算机技术 ,进入世界前列 ,为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开道 。日本在发展数控机床的过程中 ,狠抓关键 ,突出发展数控系统 。日本FANUC公司战略正确 ,仿创结合 ,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 ,在技术上领先 ,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 。该公司现有职工3,674人 ,科研人员超过600人 ,月产能力7,000套 ,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 ,在国内约占70% ,对加速日本和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 中国数控机床现状及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数控机床的现状 目前 ,中国机床工业厂多人众 。2000年 ,金切机床制造厂约358家(20.6万人) ,成形机床制造厂191家(约6.5万人) ,共计549家(27.1万人) 。其中生产数控金切机床的约150家 ,生产数控成形机床的约30家,共计约180家 ,占厂家总数的1/3 。2001年金切机床产量19.2万台 ,内数控金切机床17,521台 ,约占9% 。 总的来说 :数控机床产量不断增长 ,2001年为1991年的3.6倍 ;进口量增长较快 ,达29倍 ,出口量有所增加 ,但数目较小 ,为4.8倍 ;数控机床消费量增加较快 ,达7.9倍 。产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 从金额上看 ,2001年数控机床进口17,679台 ,计14.1亿美元 ,出口2,509台 ,计0.44亿美元 ,进口额为出口额之32倍 。进口大 、出口小 。 中国发展数控机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 ,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 。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 ,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 、发展条件缺乏认识 ,在人员素质差 、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 ,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 ,曾三起三落 、终因表现欠佳 ,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 ,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第二阶段从日 、德 、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 ,从日 、美 、德 、意 、英 、法 、瑞士 、匈 、奥 、韩国 、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 、合资生产 ,解决了可靠性 、稳定性问题 ,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 ,并逐步向前发展 。在20余年间 ,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培训一批设计、制造 、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 ,使设计 、制造 、使用水平大大提高 ,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 ;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 、数控系统配套 ,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 、高性能 、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 ,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 、消化 、掌握及创新却较差 。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 、自动化刀具 、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 ,不能独立发展 ,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 ,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缺乏象日本“机电法” 、“机信法”那样的指引 ;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 ;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 ;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 ,基本上孤军作战 ,虽然厂多人众 ,但形成不了合力 。 中国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今後要加速发展数控机床产业 ,既要深入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 ,切实改善存在的问题 ,又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沿正确的道路前进 。建议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中国厂多人众 ,极需正确的方针 、政策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指引 。应学习美 、德 、日经验 ,政府高度重视 、正确决策 、大力扶植 。在方针政策上 ,应讲究科学精神 、经济实效 ,以切实提高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为原则 。在方法上 ,深入用户 ,精通工艺 ,低中高档并举 ,学习日本 ,首先解决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 ,批量生产 ,占领市场 ,减少进口 ,扩大出口 。在步骤措施上 ,必须使国产数控系统先进 、可靠 ,狠抓产品质量与配套件过关 ,打好技术基础 。近期重在打基础 ,建立信誉 ,扩大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份额 ,远期谋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大步走向世界市场 ; 必须狠抓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 ,加速提高人员素质 、培养各种专家人才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低效 、落後的状态 。人是一切事业成败的根本 ,层层都要重视“培才 、选才 、用才”,建立学习型企业,树立企业文化 ,加速培育新人,培训在职人员 ,建立师徒相传制度 ,举办各种技术讲座 、训练班和专题讨论会 ,甚至聘请外国专家 、顾问等 ,尽力提高数控 。